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在去营救的路上,就是在路上营救

余春娇 深焦DeepFocus 2019-04-18

不是在去营救的路上,就是在路上营救

作者:余春娇(北京)

编辑:有毒崽


通勤营救 The Commuter







导演: 佐米·希尔拉

编剧: 拜伦·维林格 / 菲利普·德·布拉西 / 瑞安·恩格尔

主演: 连姆·尼森 / 维拉·法米加 / 帕特里克·威尔森 / 乔纳森·班克斯 / 山姆·尼尔 

上映日期: 2018-03-30(中国大陆) 


麦考利在乘坐了十年的通勤列车上邂逅了乔安娜,乔安娜提出一个假设,麦考利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他只要做一件简单的小事。但是,你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所面对的,从来都不可能只是一件小事。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除非故事说得有趣,多听一遍也无妨。

《通勤营救》剧照




如何尽量不剧透地谈论一部犯罪惊悚片

大卫·林奇深谙截取片段比全面展示更容易让人不安,这种催生感染力的方法在解谜电影中一样有效。《通勤营救》很好地遵循了黄金时代推理小说的规则——莫名的预感、隐藏的线索、迄今为止未知的毒药——这些元素的只言片语式的透露让观众和麦考利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加深了观众的参与感,也令电影颇具可看性。


而观众的身份显然并不单一,乔安娜下车后仍然密切监视着麦考利的一举一动,并不停通过各种方式给他提醒和警告。这给了观众隐隐的窥视感,尤其每次乔安娜出现,镜中镜的效果便尤为明显。

 

既然是一部犯罪惊悚片,就无法完全不剧透地谈论它。好在谈论的人会尽量保留其中的曲折和细节,不减它们带来的愉悦。

《通勤营救》剧照


有两个条件是既定的:“没有偶然事件”。随着列车站站逼近冷泉,麦考利也渐渐理解了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所在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随机发生背后都是周密的布局。但这样“命中注定”的游戏就算殊途同归,也总是可以有千万条副线,麦考利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不同的连带效果,影片真正的看头和嗨点也就藏匿在这些副线中;这类剧情总是关乎选择。有些选择是必然的,比如拿钱还是不拿钱,这些选择决定了情节的发展。当故事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选择是难以预料的,比如是信任还是怀疑,是服从还是反叛,这些选择则是探讨人性和表明立意的好时机。而人物在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之间的切换、不同选择结果的不可预见性,都弥补了这一类型片套路的短处。

 

而列车上的地点设置不论新意,无疑是巧妙的。从时间上说,整个故事的物理时间和电影时间是重合的,一辆从纽约开往冷泉的通勤列车跑完全程是56英里,时间在90分钟左右。终点站这条死线的设置,成功营造了比《东方列车谋杀案》更紧迫的气氛。滚滚的车轮和纷纷扰扰的乘客又加剧了这种催促感。并且这种已知有且只有一名乘客的希区柯克式手法,也让车厢这一典型的密室更显微妙。麦考利仿佛无限接近正确答案,但差之毫厘即是谬。


而相较《空中营救》,通勤列车各站停靠的特点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至少对于人物的心理侧写衍生出多种可能。这种以平方速度增长的不确定,为过程的戏剧化和冲突的制造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影片也通过几次停站更好地把控了节奏,每一次休战都预示着下一场更激烈的战斗的来临。

 

打心理战的同时,麦考利在奔驰列车上的实战也可谓感人。据连姆·尼森称,影片所有的拍摄都是在摄影棚的一节车厢内完成的,为了拍摄真实和避免受伤,大家为这些武戏排演了许多时间,所有的动作都是连姆·尼森自己完成的。与不同的人物交手,对火车等相关道具的充分利用,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些晕眩的摄影,都使影片在打斗场面上值回票价。

《通勤营救》剧照




所谓英雄,可能只是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

当一切尘埃落定,麦考利疲惫地坐在一片废墟上,被营救下的乘客们对他流露出感激和仰慕的目光。而整个事件其实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乔安娜声称自己通过人们行为来分析人格和心理,如果可以领一份奖赏只要不顾他人可能受到的牵连完成单纯的一件事,你会不会做?影片后半部分,导演佐米·希尔拉借麦考利之口在一次交谈中再次重复了这个假设,几个人顺便就“在这列通勤车上彼此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讨论了几句。影片结尾上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也体现了在心理层面的挖掘上,希尔拉还是有几分野心。

 

再说回影片最后的高度,比起剩下的所有乘客成为英雄的陪跑,个人更愿意理解为主角(尽管已经是个家有妻儿的中年人了)在这部电影中依然得到的成长。

《通勤营救》剧照



最初麦考利拿下了这笔报酬,又乱了阵脚地四处求救,他来回走动,列车摇摇晃晃,他一一扫过车上乘客时也得到了同样不解甚至怀疑的眼光,焦虑不安的气氛在有限的空间里膨胀,麦考利被动的地位也一目了然。最本能的观感,是对他没有表现出英雄气概的失望,但回味起来这又是影片的优点,有其合理性:他不是超级英雄,一个被莫名选中的人刚开始面对这一切的无措的真实反映,用慌张和“为什么偏偏是我”的懊恼来浪费一点最初的时间是必要的,也为后期的改变留下余地。通过几次挫败进行的调整(其中一场打斗戏是麦考利地位转换的节点)到最后解脱了被操控的枷锁,不仅故事最后有了一个结局,人物本身也因为变化而丰满。

 

挖掘事情的真相同步内心的挣扎,才使得麦考利最后表现出来的坚定态度令人信服,且焕发出一种张力。也许,通勤营救最终是一种自我救赎。首先,“自救”和“自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游戏里面临相同困境的人很多,他们出手也都出于无奈,但最终输了的人,都因为只想“自保”。


其次,自救是和救人彼此依托才得以存在的。救人也许也能得到自救,而自救诚然要通过救人。影片结束我想起有朋友说过,我知道有两条路,可我不想出逃,只想等人来救。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对《通勤营救》过分解读一些,这个极端困境中的故事竟也能照进现实,给平凡生活中的我们一些意义。

《通勤营救》剧照



佐米希尔拉的营救高峰

3月30日,《通勤营救》将在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地上映,在此之前,该片美国及全球的票房已过1000万美金。

西班牙导演佐米·希尔拉的履历包括《空中营救》、《不明任务》、《孤儿怨》、《鲨滩》、《恐怖蜡像馆》等。2009年的《孤儿怨》可能是他目前所有电影中风评最佳的一部,得到了“兰道·哈顿经典恐怖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作为一名惊悚犯罪的类型片导演,佐米·希尔拉自称他也害怕自己选择拍摄的这些电影,他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避免自我重复。因此仅在一个地点(通勤列车上)发生的《通勤营救》的局限性令他感到新鲜和刺激。让观众对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抱持好奇和期待,还是佐米·希尔拉擅长的事。也许这也是他不停尝试的动力,和连姆·尼森的合作不时出现一些高光时刻,甚至可以说,《通勤营救》是两人搭档的营救电影中最好的一部。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青红追捕聂鲁达二十二狐步舞

米花之味杀戮演绎海边的曼彻斯特

看不见的客人太空旅客失业生

出租车司机春梦使女的故事

大小谎言早安追击反情色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